Hurac n STO:怎樣靠體系化設計突破極限?
在Huracán STO的官方宣傳視頻里,一句Based on a true story(靈感來自一個真實的性能故事)的定調,既為這款突破極限的性能超跑確立了源自賽規級“小牛”的純正血統,也讓我們明白,逐級成長的體系化建設,將擁有怎樣強大的進階潛力。
突破極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對于超級跑車品牌蘭博基尼來說,想要在本就屹立于燃油時代性能巔峰的“小牛”Huracán車系上,向著車重更輕,車速更快,極限更高的賽規級水準發起挑戰,每前進一步,必是荊棘密布。
從初次換代而來的Huracán基礎版車型,到進階性能版的Huracán Performante,再到歷經改款更為強悍的Huracán EVO,以及無法開上公路,并且武裝到牙齒的頂級賽事用車Huracán GT3 EVO和Huracán Super Trofeo EVO,這些以零點幾秒的零百加速時間來計算性能差異的“蠻牛”們,共同組成了一套基于設計與技術的家族進階體系。
建構在這樣的體系之上,自上一代“公路合法最強小牛”Gallardo STS面世八年之后,這臺名為Huracán STO的,以民用級身份坐擁賽規級水準的“界線制定者”,正式到來。面對這樣一款依托于家族體系的強大產品,主持操刀這款車型的汽車技術宗師,蘭博基尼汽車公司首席技術官Maurizio Reggiani,將為我們好好講講Huracán STO的體系化設計之路。
納森:可以為我們分享一下,設計這臺Huracán STO的靈感來源嗎?
Maurizio Reggiani:
這臺道路合規的全新超級跑車靈感來自蘭博基尼Squadra Corse賽事運動部門的兩款賽車傳承:單一品牌賽事用車—— Huracán Super Trofeo EVO賽車系列,以及3次贏得戴通納24小時耐力賽和2次贏得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冠軍的Huracán GT3 EVO車型。
納森:Huracán STO接近賽規級的性能數據在設計上是如何實現的?
Maurizio Reggiani:
如果用一句話來回答,就是與Huracán Super Trofeo EVO和Huracán GT3 EVO相近的全車空氣動力學套件設計。
在前部,Huracán STO設有由前艙蓋、翼子板和前包圍組成的單體式部件。前艙蓋上的全新氣流通道使通過中央散熱器的氣流流量增加,提升了發動機冷卻性能,并有助于產生下壓力。
在上部,位于后部艙蓋上,靈感取自Huracán Super Trofeo EVO的“鯊魚鰭”進一步提升了Huracán STO的動態性能。在過彎時,正向氣流帶有偏航角度,而“鯊魚鰭”兩側的不同壓力強度能夠使車輛的舵向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在尾部,手動調節的全新尾翼可輕松調節氣流,從而根據賽道特點優化空氣動力學平衡。與Huracán GT3 EVO相仿的兩段式單導流槽尾翼的前部可旋轉至3個位置,以提升后下壓力。
納森:相比設計靈感,Huracán STO在輕量化方面有著怎樣的學習與借鑒?
Maurizio Reggiani:
除了來自賽規級水準的全車外觀件75%以上的炭纖維比例,Huracán STO還在同為Huracán車系性能取向產品的Huracán Performante身上,沿襲了對于輕量化玻璃材質的進一步運用。相比前者的輕量化擋風玻璃,Huracán STO的版本更在全車的玻璃總重上又減少了20%的重量,結合炭纖維部件的減重效果,總共相比Huracán Performante輕了43千克。
納森:作為一臺頂級性能“小牛”,它的日常交互娛樂體驗如何保障?
Maurizio Reggiani:
毫無疑問,作為與量產車型Huracán EVO同時代開發的全新產品,Huracán STO在采用輕量化座艙設計以提升性能的同時,保留了8.4英寸的中控觸控屏幕。在保有駕駛模式、LDVI系統、胎壓、剎車溫度在內的多項車輛功能的同時,也支持Apple CarPlay,以及藍牙音樂等一系列娛樂功能。
-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