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成真-那些閃耀在車展的概念車
車展上其實最吸引眼球的還是那些具有未來氣息的概念車,雖然很多車型并不會量產,但概念車憑借超前的想象,犀利的設計,以及讓人腦洞大開的功能吸引著眾多車迷的目光,也自然成為了車展一道亮麗的風景。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顯然,概念車不僅僅是為了取悅觀眾的,它其實是對于品牌未來設計風格的大膽探索,以及新技術,新材料在量產車之前的嘗試,之所以會稀奇古怪,主要是為了將設計理念無限突出和放大,并不考慮生產工藝,制造成本,大眾接受程度,說白了就是一個試驗品,當然很多概念車在推出時比較接近量產,說明設計師對于未來設計方向已經有一定能把握,借概念車來看看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如果反映達到預期,那就可以結合工藝和成本的考慮盡最大可能量產,如果曲高和寡,則僅僅作為實驗的失敗案例放棄。
別克YJob是汽車工業界公認的世界第一輛概念車,它是于1938年由美國通用汽車藝術和色彩部首任主任,美國汽車造型之父—— 哈利杰·厄爾(Harley Earl )發明出來的。概念車由英文Conception Car意譯而來,概念車誕生在現在和未來、夢想和現實的交點上,全面闡釋汽車文化和人類奔馳的夢想,它捕捉的是設計師的靈感,創意,把設計思想具體化,同時它展現的是概念,掙脫了設計者的思想束縛,是一種實實在在存在的概念。
奔馳 F125
未來氫燃料電池將成為驅動汽車的主要能源之一,但是早在十年前,奔馳就已經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突出了一款以氫作為燃料的概念車—— F125。這款F125概念車采用了一個先進的燃料電池,理論上會為這款F125提供比現今哪怕最強勁的S級車型還要高的性能。與此同時,這款F125概念車的排放為零。
F125概念車可在4.2秒的時間內從0提速至100公里/小時,這使它要快于現款頂級版的雙渦輪增壓5.5升V12 S600車型。奔馳表示氫的消耗為每百公里僅僅0.79公斤,相當于柴油機的105 mpg燃油經濟性。
保時捷Mission E
2015年9月,保時捷終于發布了一款純電概念跑車—— Mission E。擁有600馬力,百公里加速在3.5秒以內,充電一次可以行駛500km,Mission E前后軸各裝載了一臺電動機,電池組布滿了整個乘員艙的地板,整個電池組的工作電壓能達到800V,這差不多是目前特斯拉MODEL S的2倍高。這也就意味著未來Mission E能支持更高倍率的放電,不出所料,在2018年,正值保時捷70周年慶典之際,保時捷CEO 正式宣布旗下首款純電動量產車的名字—— Taycan,預示著Mission E完成了由概念車到量產車的蛻變。
Audi Avus quattro Concept
對于這臺以柏林的一條賽道命名的奧迪Avus Quattro來說,它不僅是奧迪向世界展示旗下W12發動機和高強度鋁結構車身的載體,還是一個未來中中置引擎的風向標。Avus首次在1991年的東京車展上亮相,一出場就驚艷了世界,它的車身完全由手工打造,僅有1.5毫米厚且未上色。頗具復古意味的曲面造型反而營造出一種別致的未來造型。對于這一點最好的驗證就是這輛車現在看來,還是十分科幻。這臺搭載W12發動機的四驅奧迪僅僅只有1250公斤。極致的輕量化帶來的是超強的加速性能,3秒破百,極速達到了334公里每小時。1991年亮相于東京車展。
標致20CUP
標致Peugeot 20Cup concept在2005 法蘭克福車展展出,這一款概念車用獨特的設計彌補了汽車和摩托車之間的鴻溝,采用了one-piece 碳纖維底盤,獨立的兩座駕駛艙,前面兩輪承載幾乎所有重量,后輪負責操控方向。標致在建造摩托車和摩托車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20CUP提供了兩者之間的視覺和工程聯系。 前輪和后輪采用摩根式的兩個車輪布局,20CUP由于采用碳纖維結構,重量只有500kg,動力來自于一款渦輪增壓1.6升汽油機。是PSA和BMW合作的產物,擁有170匹馬力,240Nm的扭矩
雷克薩斯LF-1Limitless
雷克薩斯LF-1無限概念車首次亮相是在2018年北美車車展,這是一臺跨界車型,具有“SUV的離地高度,賽車的寬度,轎跑車的頂部,以及成熟跑車的整體姿態”,LF-1 Limitless概念車由加利福尼亞的CALTY設計研究小組設計,擁有品牌的主軸格柵,22英寸的大輪子,積極的擋泥板,雄偉的姿態和鋒利的折痕。未來量產車型預計將采用與LS 500h相同的動力系統,搭載由3.5升V6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匹配擁有10個擋位的復合式傳動系統。
奔馳C-111
對于梅賽德斯-奔馳來說,四十年前著手研制開發C 111系列賽車的根本目的是用于試驗,用于不斷檢驗與提升梅賽德斯-奔馳的造車技術和設計理念。世界上第一輛C 111系列賽車——C 111-I于1969年9月在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首度亮相,這輛亮橙色楔形賽車采用了向上開啟的鷗翼式車門,其玻璃纖維加固的塑料車身被牢牢嵌入特制的鋼質底座框架中,在降低車身重量的同時也確保了車體的堅實穩固。這一車型堪稱梅賽德斯-奔馳當時對未來交通工具的超前解讀,被梅賽德斯-奔馳工作人員命名為“車輪上的測試實驗室”。C 111系列賽車創新的工程技術和前衛的車身設計吸引了萬千汽車愛好者的關注,充分詮釋了力量、優雅與速度完美融合的梅賽德斯-奔馳賽車制造哲學。
1979年5月5日,一位名為漢斯?萊波爾德的梅賽德斯-奔馳研發工程師在意大利納爾多賽道上創造了嶄新的速度世界紀錄:他駕駛梅賽德斯-奔馳C 111-IV賽車沖破了400公里/小時的速度大關,并將當時的速度紀錄刷新至403.978公里/小時,書寫下梅賽德斯-奔馳賽車運動史中的又一頁傳奇。這一三十年前創下速度紀錄的賽車與今天的頂級賽車相比也毫不遜色,
- 大家都在看
-
1
昇騰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加入中汽學會團體會員
-
2
“汽車行業透明供應鏈建設研討會”成功舉辦,多方共筑數字化協同新生態
-
3
Confirmation of the time and location for 2025 Formula Student China
-
4
關于2025年度(第一批)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候選人結果公示的通知
-
5
智驅未來·走進北大丨汽車產業協同創新峰會(科技成果對接)
-
6
關于確定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比賽時間地點及提交文件的通知
-
7
三方聚力,繁星閃耀:產業創新生態合作閉環成型,共筑汽車技術變革新引擎
-
8
關于2025賽季賽車車身標志的要求及使用規范的公告
-
9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北京代表處一行到訪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
10
2024F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