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車與智慧的路-漸入佳境的智能網聯汽車
“開開心心出門去,平平安安返家來”,對于本刊第一批讀者而言,大家肯定都知道這句宣傳標語。誰都不會考慮開車、通訊、芯片、安全平臺、高精地圖等,這些風牛馬不相及的東西在今天會擰在一起,成為智能網聯汽車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不會想到其實自動駕駛離我們越來越近,智能輔助駕駛更已經開始為我們服務。
智能網聯汽車,即ICV(全稱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車聯網與智能車的有機聯合,是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實現安全、舒適、節能、高效行駛,并最終可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這其中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均缺一不可。面對這條全新的賽道,中外的起步時間相差并不太遠,實際上中國的5G技術上的高速發展更有利于智能網聯汽車技術。
車路協同揚帆起航
2020年10月末,由40余家國內外整車企業、40余家終端企業、10余家芯片模組企業、20余家信息安全企業、5家地圖提供商及5家定位服務提供商等參與的2020智能網聯汽車C-V2X“新四跨”大規模先導應用示范活動,其實類似的先導示范活動早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并實施起來。從2018年的V2X“三跨”(跨通信模組、跨終端、跨整車)互聯互通應用展示開始,到2019年“跨芯片模組、跨終端、跨整車、跨安全平臺”的C-V2X“四跨”。再到這次所提出的“新四跨”,即在2019“四跨”概念的基礎上,增加在加載高精度地圖和高精度定位以及全新數字證書格式下,C-V2X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類應用場景演示,如V2V場景下的前向碰撞預警、左轉輔助;V2I場景下紅綠燈信息推送/綠波通行路段、MEC或云平臺支持的前方施工提醒;MEC場景下前方擁堵提示以及See Through/故障車輛提醒。這些以往長期存在的路面情況,如今在智能網聯的跨接之下一一得到妥善的安全處理。
連續數年的展示,循序漸進地為觀眾呈現出新一代智能網聯的交通圖景,感受C-V2X的魅力之余也釋放出強勁的信號:C-V2X(車用無線通信技術)的技術路線已經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車路協同大規模應用與推廣將成為未來交通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構成智能交通的基礎,C-V2X車路協同能為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車輛、新型城市交通體系提供多樣解決方案。當下讓汽車業界從中發現需要調整的技術發展路線,而往遠處看也將指引出未來交通出行,特別是如自動駕駛等行業的發展方向。
單車智能已為常態
單車智能化是智能網聯汽車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大家最先觸達體會的部分,更是考驗車企技術儲備的一道門檻。似乎從智能汽車概念出現的一刻,大批車企就紛紛在自家產品之中逐步加入與智能網聯相關的配置。或許不少人覺得單車智能只不過是為車輛增加更為酷炫的舒適配備如智能配置而已,其實作為新一代移動終端的直接體現,座艙智能化可視為單車網聯智能化的核心技術?,F如今不少中高端汽車均已標配各式液晶大屏,結合語音交互體驗、車載娛樂的全面升級,沉浸式的科技感體驗陡然而生。更多看似科幻的新功能,如基于全息投影的HUD、以攝像頭取代車外物理后視鏡,透明A柱等等也紛紛嘗鮮。
智能座艙的落地為汽車升級為智能終端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其背后正是各類車載OS所提供的底層支撐架構。目前該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谷歌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了Android Automotive OS,大眾表示要自研vw.OS,華為鴻蒙、阿里AliOS等巨頭同樣不甘示弱,還少不了各類車企的自研。可以說車載應用實現了以軟件定義汽車,軟件生態越完整優勢也越明顯。以斑馬網絡舉例,其聯合高通、聯發科技、英特爾、恩智浦、德州儀器5家企業所成立了智聯網汽車“芯動”聯盟,建立軟硬件結合的共同操作系統,為行業提供具有更高效的智聯網汽車平臺。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整車企業對于汽車智能網聯解決方案及向出行服務商轉型需求,提出“端到端、被集成、云對接”三大融合模式。雙管齊下的策略成績斐然,目前已有近百萬輛搭載斑馬網絡系統的互聯網汽車,除上汽集團的榮威、名爵、MAXUS外,還有東風雪鐵龍、長安福特、觀致、斯柯達等合資品牌。
成就單車智能人機交互的AI語音領域同樣藏龍臥虎,誰也不曾想到十年簽以支持通過藍牙連接移動設備和語音命令的福特 SYNC 平臺,如今在亞馬遜的助力之下,已經升級為 SYNC 3并完成了與 Alexa 的語音集成,用戶不但可以在家中語音控制車輛打開車窗、空調,還能通過車載Alexa硬件反過來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數年間,福特、寶馬、現代、尼桑等一線車企或整合Google、亞馬遜等語音 AI 能力到自家系統,或以Nuance / Cerence 等嵌入式語音為新車量身定制更智能、體驗更好的語音助手。國內市場的玩法同樣精彩。大眾汽車集團與出門問問、上汽與阿里、廣汽與騰訊、小鵬與思必馳、蔚來和吉利與科大訊飛均喜結良緣。這里需特別提及科大訊飛。常年語音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讓科大訊飛長期獨步于PC、手機等智能設備。最近更是宣布將為兩輪電動車、乘用車、商用車、高鐵甚至飛機提供語音交互方案。在深入整合自家最新技術后,科大訊飛推出了飛魚OS MATE 2021,飛魚智能助理MM2021,飛魚智云1.0三大車聯網系統核心解決方案。正如其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劉俊峰所說:“中國每10輛裝配智能語音交互的汽車有6輛使用了訊飛技術,再到此次推出的全套、全鏈路智能駕艙交互解決方案,科大訊飛從未止步!看來智能網聯汽車將會是科大訊飛的主戰場。
抱團打天下的車企
東風公司早早就成立了創新設計中心并設立智能網聯部門;廣汽集團的廣汽研究院將智能網聯作為研發重點,并投20億巨資建立智能網聯汽車實驗中心,推出了Adigo系統;比亞迪在2018年發布DiLink 1.0智能網聯系統,目前已布局到DiLink 3.0;吉利汽車成立億咖通科技,致力于智能網聯核心技術研發。越早進入越有利這是車企的共識。
事實上,智能網聯同樣吸引著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科大訊飛等手握軟件技術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并且不少已經成為車企背后有力的軟件技術支持。如長城哈弗新一代智能網聯系統正是集成了騰訊車聯TAI3.0功能。更深層次的合作則體現在了跨行業的多方合作之中,畢竟“抱團打天下”是目前應對未來不可預知狀況最為有利的方法。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的三方聯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正如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所宣布的,長安汽車將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旗下高科技的高端智能產品也即將推出。當然類似的案例還有上汽、阿里所宣布發起的高端智能純電品牌“智己汽車”。
初創企業的大機遇
智能網聯產業之中,雖然傳統車企與科技巨頭們在資本投入和技術實力上有著無法比擬的先天優勢,可這個領域豐富的場景、冗長的產業鏈以及產業關系復雜的生態結構,從來不是某個企業所能獨立完成的。足夠大的蛋糕這也讓不少初創企業瞄準了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這一細分市場的巨大機遇。如上文所說的,單車智能化只是智能網聯汽車最基礎的部分,最終的發展目標仍然是自動駕駛技術。當車路協同在路端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足夠的決策依據甚至指令之后,自動駕駛車輛本身發展的復雜度和成本將會大大降低。特別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疫期間嚴格的出行與運輸需求在給傳統企業發展按下暫停鍵的同時,,仿佛為自動駕駛公司打開了快進模式。
資本的進入讓研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初創企業在中國遍地開花。可大浪淘沙之后真正堅持下來,并真正形成產品,嘗試商業落地的屈指可數?;蛘趪鴥茸詣玉{駛行業的巨大可能性,刺激百度、圖森科技、馭勢科技、文遠知行、AutoX、小馬智行等一眾國內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迅速發展。譬如成立于2017年末的文遠知行,A輪融資就由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戰略領投,成為中國首家由全球汽車制造商投資的L4級自動駕駛初創企業。而通過與聯通開展5G合作,也實現了全國首個5G網絡下的無人駕駛應用。2018年末推出了中國首臺Robotaxi;次年8月組建了國內首個落地一線城市的自動駕駛出行合資公司文遠粵行;同年11月在廣州推出國內首個對公眾全開放的Robotaxi運營服務,范圍覆蓋黃埔區、廣州開發區144.65平方公里的城市開放道路。目前運營車隊從初期的20輛增加了一倍,落地至今的零安全事故數也從側面佐證了文遠知行自研的“WeRide ONE”自動駕駛通用算法,可以實現旗下Robotaxi 全場景、全天候的覆蓋,包括隧道、橋梁、高速公路、早晚高峰、夜間、雨天等。
或許以谷歌旗下Waymo為首的多家海外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憑借更早的起步時間、更豐富的資源、更完善的政策環境,相對國內同業保持著一定優勢,但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技術從來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本地實際情況的。國內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通過加速迭代與技術本土化相結合的方式,正在逐步筑起國內自動駕駛商用市場的“護城河”。
結語:
毫無疑問,聰明的車與智慧的路正成為人們對未來交通的愿景。通過現代的科技手段,逐步調整并布局與全人類息息相關的未來出行格局需求,也讓智能網聯這一名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與汽車相關的各行各業之中。與之相關的技術創新正逐步由單車技術發展至集群協調甚至跨平臺作業。一切都正在有序地“漸入佳境”。
- 大家都在看
-
1
三方聚力,繁星閃耀:產業創新生態合作閉環成型,共筑汽車技術變革新引擎
-
2
科技創新大賽迎來改革元年,方程式選手與諸君磨礲淬勵
-
3
關于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畢業生裁判征集的通知
-
4
“汽車行業透明供應鏈建設研討會”成功舉辦,多方共筑數字化協同新生態
-
5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走進廣汽”活動成功舉辦
-
6
2025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和人才公示
-
7
關于2025年度(第一批)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候選人結果公示的通知
-
8
Confirmation of the time and location for 2025 Formula Student China
-
9
關于確定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比賽時間地點及提交文件的通知
-
10
2025 FSC Vehicle Sticker Instru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