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協同及應用場景技術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10月26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車路協同及應用場景技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架構事業部總經理唐風敏主持。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李順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云控平臺部技術總監杜孝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車聯網與智慧交通研究部主任葛雨明,中國聯通車輛智能網聯研究院院長周光濤,北京車網科技發展有公司總經理孫寧,浙江海康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溫熙華,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車路協同項目負責人李陽光及車路協同相關企業的專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 李順虎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李順虎致開場辭。他指出,近年來,在國家戰略規劃和政策的支撐引導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引領示范下,國內相關技術創新活力增強,智能網聯、車路協同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但同時也看到,在技術發展路徑、產業管理協同、商業化模式、標準法規等方面,車路協同當前仍面臨著問題和挑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作為汽車行業組織,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圍繞車路協同相關政策體系、團體標準法規宣貫、技術交流等方面,為國內外政產學研搭建合作平臺、建立溝通渠道,共同推動汽車智能化電動化行業變革,共筑車路協同發展新生態。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架構事業部總經理 唐風敏
主題分享環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云控平臺部技術總監杜孝平作“車路云網圖安全如何聯動推進ICV一體化發展”的主題報告。他認為車路協同的發展,不僅要關注經濟價值,還要看重社會價值。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安全,做到車路云網圖+安全聯動的模式,推進ICV一體化發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教授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云控平臺部技術總監 杜孝平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車聯網與智慧交通研究部主任葛雨明帶來“信息通信助推車與路數字化轉型”的主題分享。他介紹到宏觀政策牽引信息通信技術與汽車、交通行業深度融合,以通-感-算-智多維技術為手段,驅動應用服務創新與價值鏈延伸,支持汽車由單一產品向服務載體轉變,支撐交通構建“人-車-路-云”協同的智能體系。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車聯網與智慧交通研究部主任 葛雨明
中國聯通車輛智能網聯研究院院長周光濤作“5G+AI 打造車路云一體化的智慧泊車”的主題演講。他認為5G+AI智慧泊車服務系統結合邊緣云算力服務和5G專網技術,在云端部署5G+AI智能泊車服務平臺,提供了車輛行泊一體能力、車路網云一體化能力以及綜合運營服務能力,實現人、車、場、云的協同規劃、協同感知、協同控制及協同定位,通過對停車場的數字化升級改造,并結合用戶終端應用,實現全無人化管理,打造優秀的自主泊車體驗以及完整的商業閉環。中國聯通車輛智能網聯研究院院長 周光濤
北京車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寧介紹了作《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車路云一體化探索與實踐》主題演講,重點分享了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的實踐成效。對于未來,他表示將持續踐行車路云一體化技術路線重點開展三大工作,形成示范區車路云一體化路線圖,積極支持國家試點示范探索,推動大模型賦能自動駕駛。
北京車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寧
浙江海康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溫熙華分享了海康智聯在智能網聯、車路協同領域的實踐應用成果。他認為國家政策引領大交通體系的發展新要求新方向,以人-車-路-云協同為核心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及歷史性發展機遇。智能網聯、車路協同并不等同與未來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大的智能交通系統模式,需要產品、技術、商業模式、超級應用、業務需求的供需關系進行加持。
浙江海康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溫熙華
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車路協同項目負責人李陽光介紹了小馬智行車路協同技術及應用場景的實踐探索,重點分享了基于車路云網一體化路線的自動駕駛示范場景(廣州南沙)、賦能亦莊交通隊執法、亦莊車路協同以及車路云紅綠燈協同等案例,并提出了未來場景的生態衍生。
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車路協同項目負責人 李陽光
互動研討環節。與會嘉賓圍繞商業模式運營、車路協同技術發展、應用場景創新展開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發展智能網聯,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交通是發展大趨勢,無論是車路協同的技術落實,還是技術創新場景應用,都需要跨行業的、跨領域的一致協同、合作共創。
本次活動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聯通智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康智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作為學會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本次研討會旨在推動車路協同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凝聚發展共識,增進合作互信,激發智能網聯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新活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