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單位會員
-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2007年1月,公司股東決定對公司增資2.17億美元(折合17.36億元人民幣),由雙方股東以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增資后雙方股份比例仍各為50%,上海汽車(600104)出資額為1.085億美元(折合8.68億元人民幣)。 2015年6月5日,公司名稱由“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縮寫SGMW),是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三方共同組建的大型中外合資汽車公司。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柳州動力機械廠。幾十年來,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產量持續增長,逐漸發展成為一家國際化和現代化的大型本土合資企業。 -
韶關學院
韶關學院是廣東省省屬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大學,是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坐落在世界地質公園丹霞山和禪宗祖庭南華寺所在地、粵北歷史文化名城——韶關市。舉辦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成立的省屬韶關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與市屬韶關大學合并,定名韶關大學;2000年與韶關教育學院合并,升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韶關學院;2001年和2002年,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隸屬韶關市的韶州師范分院、醫學院先后掛靠韶關學院。 -
深圳安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安智杰科技創立于2014年,核心研發團隊團隊由15年經驗的專家博士領銜和幾十位雷達方面的優秀人才組成,團隊能力涵蓋射頻天線設計與仿真調試、算法設計實現和優化、車型適配和調試、雷達自動化測試生產設計優化等全部關鍵點,有效的保證各項目的順利進展。2016年進軍前裝OE市場,迅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成為了國內領先的汽車毫米波雷達部件供應商。 -
深圳城市職業學院(深圳技師學院)
深圳技師學院是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興辦的全日制高等技工院校,是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直屬的一所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知識技能人才的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學院位于深圳市龍崗區中心城,占地555畝,由市政府撥款11.04億建成。發展至今,學院現有10個二級學院(系),31個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11000多人,培養層次為高級技工、預備技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550人,其中碩士、博士學位204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26人,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級講師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159人,具有高級技師、技師職業資格的教師270人,全國技術能手11人。 -
深圳風向標教育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風向標教育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3387.5萬元,是一家以汽車專業為起點,不斷拓展大交通及智能制造等方向,專注軟、硬件教育資源開發和教育教學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軟件企業。 -
深圳海星智駕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匯北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匯北川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于2008年起正式轉型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是一家專注于“智能汽車動力模塊和傳感器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車載傳感器、功率薄膜電容器等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系統、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已成功應用在200+個新能源汽車項目。 -
深圳基本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企業,專業從事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無錫、香港以及日本名古屋設有研發中心和制造基地。公司擁有一支國際化的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包括二十余位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英國劍橋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博士。 基本半導體掌握碳化硅核心技術,研發覆蓋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的材料制備、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驅動應用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擁有知識產權兩百余項,核心產品包括碳化硅二極管和MOSFET芯片、汽車級碳化硅功率模塊、功率器件驅動芯片等,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服務于光伏儲能、電動汽車、軌道交通、工業控制、智能電網等領域的全球數百家客戶。 基本半導體承擔了國家工信部、科技部及廣東省、深圳市的數十項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共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發中心,是國家5G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股東單位之一,獲批中國科協產學研融合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第三代半導體協同創新中心、廣東省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功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深圳市專利獎、2020“科創中國”新銳企業、“中國芯”優秀技術創新產品獎、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專業賽一等獎等榮譽。 -
深圳技術大學
深圳技術大學是廣東省和深圳市高標準建設的國際化、高水平、示范性一流應用技術大學。著力建設面向國家和地方發展需要的,以工學為主,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并按計劃分布發展和優化學科布局。 目前,學校已開設26個專業,所開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文學5個學科門類;至2025年,學校將繼續大力加強專業建設,全面發展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文學等7個學科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