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青少年汽車無限創意征集活動科普行走進合肥
第21屆全國科普日之際,為踐行科普職責,堅持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致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科普方針,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中國汽車報社主辦,江淮汽車承辦,組織實施青少年汽車科普行活動。在安徽省科協、安徽省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支持與協助下,科普行活動走進了江淮汽車新港基地、郎溪路小學、馬崗實驗小學,有300多位小朋友積極參與本次活動。
馬崗實驗小學參觀江淮汽車新港基地
郎溪路小學
中國汽車報總編輯桂俊松,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戰靜靜,江汽集團輕型商用車營銷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余紀邦,合肥市郎溪路小學校長何興文分別發表了致辭。
中國汽車報總編輯桂俊松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戰靜靜
江汽集團輕型商用車營銷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余紀邦
合肥市郎溪路小學校長何興文
60名馬崗實驗小學的同學們走進了江淮智造工廠—JAC新港基地,身臨其境地了解了江淮汽車現代化先進智能制造過程,近距離領略到了新能源汽車“中國智造”魅力,數百臺機器人在有序沖壓、焊接、噴涂,總裝線上物料在自動輸送,千噸壓力機正將鋼材一次沖壓成型,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在園區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同學們了解了更多現代汽車的知識。
江淮汽車輕型車研究院項目管理工程師張鉑洋老師從汽車發展史、汽車構造與分類、汽車的生產制造過程、兒童乘車安全知識、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等方面內容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少兒汽車設計知識課堂。張老師的分享讓同學們認識到汽車在社會中的多樣性應用,了解到一件產品的誕生需要經歷無數次的精細打磨和嚴格的質量檢測。通過本次科普大課堂,同學們不僅可以增強對機械原理和物理知識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普專家姜華榮老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了汽車的發展歷程、科技創新以及環保理念,帶領同學們一起學習汽車的誕生和演變,探索未來汽車的奇妙世界,同學們帶著對汽車的好奇與熱愛,積極地與專家互動,他們用稚嫩的語言分享著自己對汽車的獨特見解,不僅學到了豐富的汽車知識,更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技術的探索熱情,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一代對汽車行業的新期待。相信在這些小小的夢想家的心中,已經種下了一顆關于汽車創新與發展的種子,未來必將綻放出絢爛的光彩。
活動公益環節,學會聯合安徽省科協、中國汽車報社、江淮汽車特別選取了優秀的繪畫作品、汽車科普圖書、汽車工具書、汽車模型等作為禮物贈送給當地的學校,用于支持學校開展汽車科普教育和實踐活動,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掌握汽車知識,激發對汽車科技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科普動手實踐中,孩子們化身小小工程師,在老師和志愿者的指導下,一步步組裝零件、調試性能。當看到自己親手制作的小車在陽光下緩緩行駛時,那份成就感與自豪感溢于言表,科技的種子也在他們心中悄然生根發芽。
安徽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紀光水,安徽省科協科普部副部長孫紅軍,中國汽車報總編輯桂俊松,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戰靜靜,江汽集團輕型商用車營銷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余紀邦,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副主任鄭軍,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項目主管徐文海,瑤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彩云,瑤海區科學技術協會黨委書記、局長袁乃玉,瑤海區科協黨組書記童敏,瑤海區人才教育分中心主任錢敏,合肥市郎溪路小學校長何興文等嘉賓出席本次科普行活動,并為合力建設全國青少年汽車科普教育工作開展研討交流。
江淮新港基地介紹:
新港基地是江淮汽車投資28億建設投產,占地3900余畝,年產整車20萬臺,按照世界最高標準設計打造的全球輕卡樣板工廠。江淮輕卡新港基地打造了世界輕卡行業首個智能制造平臺,該平臺由2條封閉式全自動化沖壓線、3條全自動化焊裝線、1條適應多種車型的柔性全自動化涂裝線、2條全自動化總裝線以及車架、前橋等輕卡關鍵總成生產線構成,集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等特點于一體。整齊現代化的廠房與園林景觀互相映襯,國內首個輕卡專屬5.2km三圓弧高環跑道整車試驗場環抱整個廠區。憑借精良的工藝裝備和領先的技術,江淮輕卡的整車生產能力、工藝能力、試驗驗證能力達到亞洲第一、全球領先。
-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