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底盤技術融合與人才培養研討會順利召開
2022年4月29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的“智能電動底盤技術融合與人才培養研討會”以騰訊會議形式成功舉辦。比亞迪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凌和平,吉利汽車研究院副院長張曉東、線控底盤總工程師柏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研發總院首席專家侯杰,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底盤部專家袁明,長城底盤研發部技術經理賈具賓,上汽研發總院底盤轉向電控經理劉詠萱,華為車BU技術專家張永生,百度智能交通業務二部資深研發工程師趙云,江蘇大學原副校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龍,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張俊智,清華大學新技術概念汽車研究院副院長田光宇,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高振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楊世春,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黨委書記席軍強,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院長趙治國,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首席研究員殷承良,湖南大學車輛工程系副主任雷飛等30余位專家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助理趙立金主持。
趙立金秘書長助理首先介紹了會議背景,他指出當前汽車產業正在向電動化、智能化加速演進,未來的智能汽車對整個底盤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從事相關工作人員的知識和能力、車輛工程專業發展也提出了急迫的改革需求。基于前期智能電動底盤技術路線圖研究成果和專家組建議,本次會議將圍繞智能電動底盤的技術融合和人才培養進行深度交流。
企業代表首先就未來智能電動底盤發展需求、企業內部多部門協同帶來的挑戰進行了介紹,對智能電動底盤人才能力需求和企業內部人才培養案例進行了分享。企業端普遍認為目前智能電動底盤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邊界被進一步打破,技術迭代速度越來越快,企業需要構建整車、零部件、電氣、軟件、AI集成創新的全棧研發能力,急需具備系統思維的跨學科人才,特別是精通車輛控制理論、多系統開發經驗豐富、會寫代碼、善于將動力學與AI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隨后,高校代表就車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實踐進行了分享。大學的人才培養以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為主,課程體系布局需更多聽取企業建議。同時,項目合作、崗位實習、本科畢業設計選題、教材共建等合作形式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非常重要,期望高校與企業、高校與高校之間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協同人才培養體系。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人才工作部薄穎部長就智能電動底盤人才培養工作方案進行了匯報。她指出智能電動底盤承載了電動化的深化與智能化的融合,是近期產業升級、技術融合、學科交叉和人才培養的共同抓手。學會作為行業平臺,有責任有義務促進產學研協同育人,進一步提升高校供給端的人才培養質量。她建議以智能電動底盤人才能力標準研制為突破口,面向未來產業需求,系統梳理智能電動底盤人才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依照人才標準,構建知識圖譜,開發課程體系,面向核心關鍵崗位開展骨干人員關鍵技術培訓,加強產學研協同育人,共建實訓基地。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張俊智教授主持研討環節。各參會代表圍繞學會提出的工作方案進行研討并積極表態愿意深度參與下一階段工作。
趙立金秘書長助理在總結中指出,下一步學會將持續發揮行業平臺的作用,將專家建議進一步吸收并完善到具體工作方案中,系統推進。希望后續能持續得到各位專家的支持,共同建立一個良好、有效的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智能電動底盤人才培養質量,助力智能電動底盤技術發展。
- 大家都在看
-
1
關于2025年度(第一批)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候選人結果公示的通知
-
2
關于征集2025汽車相關課程建設典型案例的通知
-
3
2024FSEC
-
4
關于征集2025年度第二批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候選人的通知
-
5
智驅未來·走進北大丨汽車產業協同創新峰會(科技成果對接)
-
6
2025“吉利杯”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獎項設置公告
-
7
關于確定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比賽時間地點及提交文件的通知
-
8
Formula_Student_China_Design_briefing
-
9
中國大學生系列賽事-設計答辯綱要
-
10
“汽車行業透明供應鏈建設研討會”成功舉辦,多方共筑數字化協同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