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典型學會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奮勇爭先創一流 助力汽車強國夢
近年來,中國科協全國學會主動圍繞“國之大者”,積極開拓進取,奮力創新創造,在加強科技工作者聯系服務、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等方面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涌現出一批黨的建設突出、自身建設過硬、發揮作用顯著的先進典型學會。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現推出“建設中國特色一流學會,獻禮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欄目,專題介紹全國學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發展成就,敬請關注。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成立于1963 年,前身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汽車工程分會。現有個人會員6.9萬人,單位會員1800余家,下設分支機構50個,是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的常務理事單位和亞太汽車工程年會(APAC)發起國之一。曾獲中國科協黨建工作先進學會、優秀抗疫學會、開放合作品牌創建學會等多項榮譽,多次入選中國科協學會能力提升與改革工程支持學會。被民政部評估為5A級社會組織,連續3次榮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
全力推進黨建業務融合發展
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學會黨委、秘書處黨組織、分支機構黨的工作小組三級黨組組織體系。學會秘書處黨組織書記、各位委員與行政領導“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學會黨建工作能力、黨員教育管理、黨務工作信息化管理以及黨的組織發展得到全面加強,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明顯提升。
深度挖掘黨建與業務的結合點、切入點,形成黨建與業務有機融合的良好局面。在大型會議中,成立功能型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隊,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學會組織優勢、智庫優勢,聚焦產業發展難題和產業發展情況,組織學會秘書處黨總支委員、黨員干部、業務骨干深度調研,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政策建議報告。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部署安排,從貫徹新發展理念、引導行業自律、規范行業發展、服務社會民生需求、關心關愛職工群眾等方面,努力為行業企業、為會員和單位員工辦實事。
深化汽車工程領域人才培養,服務人才強國戰略
以筑建科技工作者之家為宗旨,構建多維度會員服務體系。圍繞汽車工程領域人才培養開展優博、青年人才托舉、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優秀科技人才獎、汽車工程師工程能力評價、車輛工程學科升級、智能網聯汽車系列培訓等多項工作。累計建立100余個汽車技術交流平臺,定期組織會員線上知識分享,圍繞科技工作者日、科普日組織策劃會員活動,并與中國知網、華為等企業開展跨領域特色活動。打造集會籍管理、會議管理、分支機構管理、人才計劃等一體的學會綜合業務平臺,推動數字化賦能。為一汽解放、奧迪中國、蔚來汽車、地平線等多家單位會員提供科技秀直播服務,組織開展汽車產業專項人才對接會,開展線上及線下招聘活動,助力學生會員解決就業等問題,實現學會業務與會員服務有效融合。
受工信部委托,開展《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預測報告(2021-2025)》課題研究,對新能源汽車人才情況進行深入研究。作為試點機構之一,參與機械類、材料類、能源動力類三個大類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聯合高校、企業等共同開發智能網聯汽車系列經典教材,舉辦行業人才培養高校院長論壇,凝聚起全行業力量共同為人才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2021年9月,汽車行業人才培養院長論壇
打造品牌學術交流平臺,推動學科發展
積極整合優質學術資源,搭建以學術年會為核心、專題學術會議為重點、專業技術分會年會為基礎的不同層次、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學術交流平臺。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七大品牌學術交流活動: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SAECCE)、國際汽車變速器及驅動技術研討會(TMC)、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汽車輕量化大會暨展覽會(ALCE)、國際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大會(SMC)等。
2021年10月19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2021 SAECCE)在上海召開
做強科技期刊,不斷提升學術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繼續推進學術性期刊《汽車工程》和《Automotive Innovation》的建設與發展。《汽車工程》邀請清華大學李克強教授擔任客座主編,組織出版《汽車智能網聯技術專刊》、《Automotive Innovation》,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共同策劃“電驅動專刊”、“燃料電池”、“智能安全”等前沿專刊專題,國際論文比例超過40%。《汽車工程》和《Automotive Innovation》均被列入“汽車工程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1級別期刊”,被《工程索引》EI收錄。《汽車工程》在2021年獲得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推動協同創新深入發展
不斷探索科學高效的聯合研發機制,聚焦電動汽車技術、輕量化技術、氫能燃料電池技術、智能化技術等前沿領域,組織專家攻堅克難,為汽車產業科技創新提供方向指引。2021年,學會打造的“高校科研資源平臺”成為“科創中國”平臺的協作站點,并更名為“科創中國”汽車協同中心。依托“科創中國”汽車協同中心舉辦2021中國汽車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交易大會,發布汽車行業科技成果項目手冊。針對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需求,進行“揭榜掛帥”,完成10個項目的對接,項目金額逾2000萬元。
2021年6月11日,2021中國汽車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交易大會在重慶召開
充分利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CSAE汽車技術體系架構(V1.0)》等研究成果,協同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等多家單位共同開展標準需求調查與研制。截至2021年12月底,累計發布團體標準217項,在研125項。以電動汽車技術為例,2021年共研制團體標準30余項,涵蓋電動汽車整車控制、電池測試、輪轂電機、車規級芯片、消防安全、制動能量回收、熱泵空調技術、無線充電等方面。大力推進CSAE標準信息平臺建設,實現了標準從預研到發布的全流程線上運行及管理。
加強科普體系建設,打造汽車科普文化高地
打造以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為代表的科普產品,推動建立《高校賽事排行榜大賽白名單》,吸引計算機、通信、軟件等非車輛專業學生參與大賽,實現跨領域融合。完善賽事人才培養體系,將特色科普賽事延伸至中小學階段,面向青少年開展青少年巴哈、青少年方程式等汽車科普賽事。
舉辦中國青少年汽車無限創意征集活動,勉勵廣大青少年多學習科學知識,爭做“小小汽車設計師”,為實現汽車強國目標埋下希望的種子。自2021年6月正式啟動,累計征集到來自全國30余個省市的3000余幅作品,全網參與投票470余萬人次。
2021年9月16日 中國青少年汽車無限創意征集活動在海南舉辦
發揮專業優勢,打造專業科技智庫
以建設國際權威汽車科技智庫為目標,積極構建汽車戰略研究咨詢體系,形成了汽車科技評論、技術路線圖及路線圖年度評估、技術藍皮書等系列智庫產品。成立國際汽車工程科技創新戰略研究院,圍繞汽車電動化、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輕量化與裝備、汽車智能化與未來出行等領域,以汽車產業中長期科技預見與科技發展戰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跟蹤研究與評估、汽車產業競爭力評價、跨領域跨行業前瞻技術融合研究、標準與政策研究、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與創新體系為“六橫”,主動策劃戰略咨詢服務產品。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評估,牽頭工信部《汽車產業碳中和實施路線圖》等研究項目。
- 大家都在看
-
1
“汽車行業透明供應鏈建設研討會”成功舉辦,多方共筑數字化協同新生態
-
2
關于2025賽季賽車車身標志的要求及使用規范的公告
-
3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走進廣汽”活動成功舉辦
-
4
2025年(南潯站)
-
5
關于購買2025FSCC保險及提交自行購買保險證明的通知
-
6
2024FSCC
-
7
智驅未來·走進北大丨汽車產業協同創新峰會(科技成果對接)
-
8
Confirmation of the time and location for 2025 Formula Student China
-
9
2025 FSC Vehicle Sticker Instructions
-
10
關于2025年度(第一批)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候選人結果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