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C2021混合動力專題劇透丨混合動力汽車爆發前夜的突破之路
中國最大規模電動化動力系統創新技術盛會
60+創新技術與戰略報告
80+公司新技術展示
1000+專業參會代表
為避免重蹈自動變速器缺失的覆轍,TMC年會從2009年第一屆開始就致力于促進混合動力技術的國際交流。隨著近幾年自動變速器技術與產業的成熟和企業大力開發混動技術,以及在雙積分法規和汽車工業先實現碳達峰的驅動下,今天終于迎來了混合動力大發展的前夜,但多數企業在未來幾年仍將面臨混合動力大規模市場化的巨大考驗。
面對混合動力這個近乎于新的市場, 多樣化的使用場景和消費者購買行為, 眾多車企趨于同質化的競爭,以及來自電動汽車的擠壓,車企需要準確把握自己的市場定位和技術戰略,不斷提升動力性、節油率和降低成本,以及不斷改善NVH、駕駛性和可靠性等品質。車企之間及動力系統公司之間互通有無、共享創新零部件甚至聯合開發,從而提高技術水平和降低成本,或許是實現混合動力市場突破的有效路徑。
針對新的形勢和上述企業需求,本屆TMC混動專題將提供約15場創新技術與戰略報告,并將組織一場關于混動熱點問題的高層互動論壇,從政策法規到市場,從技術戰略到總成及零部件產品和研發的創新技術等多個角度探討混動的突破之路。
中汽中心、羅蘭貝格、長安汽車、東風汽車和廣汽研究院將介紹政策法規、市場需求、混動的技術趨勢、DHE和DHT/P2關鍵性能開發及混動技術戰略;博格華納、法雷奧、浩夫爾、麥格納、三菱電機、舍弗勒等公司將分享混動系統和零部件的創新技術;豐田汽車和吉孚動力將分享NVH和最優控制的研究和試驗。此外,電驅動、電機與功率電子、動力系統智能化、開發、零部件和冷卻潤滑等專題的報告也有涉及混合動力的內容。
混合動力專題報告摘要先睹為快
混合動力政策法規及市場分析
中汽中心:政策驅動背景下混合動力技術發展趨勢研判
為支撐企業產品的油耗合規及車型產品的經濟收益最大化,本研究首先梳理國內外針對混合動力的政策法規,并通過大數據技術挖掘混動產品的市場現狀與特點,分析各廠家為達到油耗合規所采取的技術路線。從油耗積分和技術成本的角度,建立量化分析模型,測算行業和企業發展各類混動產品的規模與趨勢。從產品研發及積分成本的角度出發,評估分析各類混合動力產品經濟效益。
整車企業的混動技術與戰略及系統開發
廣汽研究院:綠擎技術:廣汽高效低碳混動解決方案
1)廣汽混動技術開發的經驗積累及關鍵問題的解決
2)廣汽混動系統DHE和DHT集成開發
3)新一代廣汽混動系統的關鍵技術突破
4)基于場景的智能網聯動力總成技術
5)綠擎技術的減碳模型構建及成效分析
東風汽車:專用混合動力總成需求及匹配開發分析
1)Add-on和DHT類型動力總成的現狀、定位和發展趨勢分析
2)基于整車需求的混合動力總成定義和總成關鍵特性匹配流程
3)傳動效率、能量管理和NVH等DHE和DHT開發關鍵技術分析
4)東風風神動力總成族譜、重點混動產品及下一代混動規劃
長安汽車:藍鯨動力在混動電動化趨勢下的應對策略
1)電動化趨勢研判
2)長安電動化策略
3)藍鯨動力混動平臺解決方案
4)用戶場景下的綜合表現
混合動力總成及子系統創新
浩 夫 爾:hofer新一代DHT
目前市場上的功率分流模式和扭矩分流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主要優勢,但兩者仍然都存在對最佳性能點優化的缺失。hofer開發了新一代DHT,其電機已完全集成到變速箱包絡中,同時包含這兩種主流的模式,并將它們的優勢發揮到一個新的水平,在提高加速性能的同時減少了油耗。報告將分析當前混動變速箱構型,比較性能和油耗,介紹hofer DHT的構型和軟件控制模式。
法 雷 奧:專用混動變速箱子系統的演化進程
下一代DHT將應用到更大級別車輛上,傳遞更大功率和扭矩并更加高效。這需要DHT至少是雙速比結構,動力系統的扭矩波動將大幅增加。報告將介紹為DHT重新設計的比DFM性能和成本更優的減震器(eLTD)及如何通過單獨的執行器實現對離合器、驅動電機和發動機的流量進行按需控制等技術。
三菱電機:面向混動車輛的電動化技術開發
面向雙電機混動的電控技術創新:高效放熱功率模塊及低損耗的電機控制技術,實現高功率化和小型化的共存。48V ISG 系統創新:采用高轉速區域也可達成高效率連續工作的集中繞線的構造,為了減少弱磁電流的極數選定, 以較低成本實現油耗的改善。研究結果分析:升壓變壓器的方式比較,非同步與同步PWM區分使用的PWM控制,集中和分布繞線構造的性能比較等。
舍 弗 勒:P4同軸電橋系統
1)行星排與輕量化差速器結合的緊湊結構實現同軸傳動,減少體積和重量達30%以上
2)優化軸承設計及采用高效高速軸承和高速油封,單擋電驅變速箱傳動效率高達98.5%
3)減少焊點達80%以上的波繞組扁線電機設計,更短的端部長度和更好的熱性能
4)適用于同軸電橋的斷開機構及P4混動架構的同軸式三合一電橋
麥 格 納:對DCT加以功能擴展的全新高扭矩專用混動變速器DHTplus
去年,麥格納介紹了4個物理擋位的低扭矩段專用混動變速器DHTeco系列。本次報告將介紹一款高端、全新的專用混動變速器產品線DHTplus。該系統支持最高500Nm的輸入扭矩,擁有5個物理擋位,相比7DCT減少了安裝長度尺寸,并增加了以C0分離系統為代表的一些高級功能。本次報告還將特別關注如何在全電動、混動和發動機驅動模式下實現最佳效率和性能的詳細解決方案。
博格華納:P2-針對插電混動、混動和弱混的模塊化解決方案
1)濕式三離合器與現有DCT匹配的軸向緊湊的P2創新設計,第一款PHEV即將量產
2)25KW以上的濕式三離合器P2-48V,高性價比及在模塊化系統下相對較小的集成努力
3)P2混動與其它混動架構(特別是與DHT混動)的比較
混動的最優控制策略和NVH研究
豐田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發動機怠速噪聲的機理研究
靜謐性是提高混合動力汽車用戶滿意度的重要指標之一。特別是在發動機怠速過程中,即使有周期性的燃燒激勵,怠速期間的噪聲仍可能會不連續地發生。針對THS系統,豐田開發了一種測量技術,通過測量變速箱內的軸扭矩、齒輪轉速和齒輪嚙合間隙和分析,來闡明發動機怠速噪聲發生的機理。
吉孚動力:混合動力系統最優控制的研究及試驗
混合動力系統的燃油經濟性直接受控制策略和構型的影響。本文研究了兩種不同的最優混合動力策略,即基于龐特里亞金最小原理的策略和基于離散動態規劃的策略。以雙電機混合動力為案例,列舉所有可能優化的動力系統構型,考慮碳排放目標及混動化成本,研究混合動力策略對動力系統優化結果的影響。最佳動力系統仿真數據與原始臺架試驗結果進行比較。
其他專題包含混動內容的報告
涉及電驅動系統、電機與功率電子、開發、零部件、冷卻潤滑及動力系統智能化等,例如:
吉利汽車:智能網聯與碳中和趨勢下的混合動力域控制和云服務開發
新思科技:虛擬樣機方案是未來汽車動力系統開發的關鍵因素
博 世:新型CVT產品-有價值的多元化動力總成未來解決方案
緯湃科技:駐車機構的智能執行器-通過功能的集成提高失效安全的等級
德昌電機:DHT變速箱智能執行電機(Smart Motor)開發
賀爾碧格:通過使用智能仿真工具為換擋元件降本
聯合汽車電子:智能電機控制單元的幾大關鍵技術討論
……
第十三屆國際汽車變速器及驅動技術研討會
TMC2021
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汽翰思管理咨詢公司聯合舉辦的TMC年會已連續舉辦十二屆,旨在幫助企業了解技術方向、提升研發能力及促進產業鏈對接。預計本屆會議將是中國電動化動力系統技術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會議。
時間:2021年7月8-9日
地點:上海寶華萬豪酒店心
網址:www.transmission-china.org
初步日程框架
產品與技術展示
本屆會議將有80多家公司展示最新的產品和技術,這是TMC有史以來企業數量最多的一次。
具體展示的技術內容將很快提供。
早鳥參會注冊
進入TMC官網后點擊【會議注冊】
6月4日前報名最多600元優惠
演講/參展/活動咨詢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聯系人:鄧亞兵 女士
電話:010-5091 1036
郵箱:dyb@sae-china.org
聯系人:張運洋 先生
電話:010-5091 1044
郵箱:zyy@sae-china.org
聯系人:王美子 女士
電話:010-5091 1090
郵箱:wmz@sae-china.org
中汽翰思管理咨詢公司
聯系人:閻妍 女士
電話:150 1096 9386
郵箱:amber.yan@hansauto.cn
聯系人:劉俊秋 女士
電話:139 1090 5021
郵箱:esther.liu@hansauto.cn
參會注冊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聯系人:韓玉冬 先生
電話:010-5091 1038
郵箱:hyd@sae-china.org
媒體合作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聯系人:康天藝 女士
電話:010-5095 0013
郵箱:kty@sae-china.org
中汽翰思管理咨詢公司
聯系人:閻妍女士
電話:150 1096 9386
郵箱:amber.yan@hansauto.cn
- 大家都在看
-
1
2025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擬授獎項目和人才公示
-
2
關于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畢業生裁判征集的通知
-
3
關于召開第五屆汽車行業人才培養院長論壇的通知
-
4
“汽車行業透明供應鏈建設研討會”成功舉辦,多方共筑數字化協同新生態
-
5
關于購買2025FSCC保險及提交自行購買保險證明的通知
-
6
Confirmation of the time and location for 2025 Formula Student China
-
7
2024FSAC
-
8
關于舉辦“汽車供應鏈自主化與關鍵零部件技術創新研討會”的通知
-
9
2025 FSC Vehicle Sticker Instructions
-
10
2025年度第二批汽車工程師工程能力評價評審結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