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路洪洲|輕量化車身會議已成為各OEM同臺競技的舞臺
9月21日,2020(第十四屆)國際汽車輕量化大會暨展覽會(ALCE2020)在揚州開幕。作為國內頂尖水平的輕量化車身會議,2020(第八屆)中國輕量化車身會議也在同期展開。作為本屆車身會議的承辦方之一,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經理、汽車技術總監路洪洲在會議現場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以下為采訪內容。
中國網:中信金屬一直是中國輕量化車身會議的參與方,請您談談為什么會跟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輕量化聯盟聯手舉辦中國輕量化車身會議?
路洪洲:2000年初,我們接觸了歐洲的車身會議,它的報告表現形式對我們觸動特別大,意識到能夠對行業發展起到借鑒作用。同年,中信金屬邀請了包括奇瑞、一汽等中國主流主機廠和OEM專家前往德國了解會議情況。之后,我們連連續幾年邀請了行業專家到德國法蘭克福參加會議。在這期間,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開始介入進來。2011年,我們有了想法,能不能辦一場中國的車身會議。直到2013年,我們辦了第一屆輕量化車身會議,當時只是嘗試和探索,會議規模比較小,有幾位主機廠積極配合支持我們的工作。所以,從創辦歷程來看,會議參考了歐洲車身會議的一些形式。不過,兩者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車身會議側重點在于輕量化,并把包括安全,NOH等這些性能在內的元素融合進來。
發展至今,會議已經從40人發展到了約600人,報告的內容越來越精彩,車身交流和互動也很成功。可以說,會議已經成為中國OEM同臺競技的平臺,也成為了原材料企業供應商和主機廠合作的紐帶。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輕量化聯盟和中信金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主機廠和OEM也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他們分享新技術,把最新的車身拿出來供大家交流,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中國網: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您覺得輕量化車身會議對中國車身輕量化技術發展起到了什么推動作用?
路洪洲:在做中國輕量化車身會議之前,大家不愿意去分享。因為每一個輕量化技術成果都是主機廠花了很多心血和供應商一同攻關出來的。實際上,越分享,越容易提升自己,越對整個產業有提升作用。坦率地說,在輕量化車身會議成形之前,和歐美的車身技術相比,我國的車身技術還是有很大差距。當時歐美的車身已經開始了正向開發,中國的OEM還在做V字型正向車身開發的探討。通過對歐洲會議的學習和對中國車身會議的宣講,大家充分認識到,一定要各取所長,補己所短,加快正向開發的速度。
由于車身會議平臺有原材料企業各個供應商還有同行的競爭,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相互借鑒學習,很多新的好的東西很容易被吸收到自己的產品和技術中,無形中就促進了中國車身甚至是整車開發的進程。從沒有車身會議,沒有正向開發,到舉辦起來車身會議,到我們可以正向開發,現在我們的車身性能不比國外差。截止到今天,我國的自主品牌都可以做正向開發了,這和車身會議一步步走過來的路一樣。在車身領域,自主品牌做得不比國外差,并且都是通過正向開發,有高強的材料,輕質的鎂合金,甚至是碳纖維,滾壓工藝等等。希望消費者能夠充分關注,在支持自主品牌的同時,認識到自主品牌的水平。
車身會議的一個初衷,就是促進行業發展,使中國汽車產業做大做強。通過八屆會議的發展,整個中國車身技術水平也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我認為,輕量化車身會議這個平臺促進了中國車身輕量化技術的發展,同時,中國汽車行業做大做強,也意味著必須有這樣一個平臺來展示新技術新發展。
中國網:中信金屬未來在汽車輕量化方面有哪些新方向的探索?
路洪洲:得益于中國汽車產業不斷做大做強,中信金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于央企來講,我們有責任來推動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過去二十年,我們開發的很多新材料,比如雙向鋼、熱車型鋼等都已經批量生產供貨,用于我國乘用車和商用車市場。這離不開我們的合作伙伴,包括主機廠以及原材料企業和我們一起努力。我們每年都會投入上千萬的經費支持下游行業的進步,通過推動下游鋼鐵材料,包括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來帶動公司業務的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我們做的能高速充電且更安全的電池,現在已經量產;在電機領域,由于新能源汽車對電機轉速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轉子的轉速就越來越高,高強度的硅鋼成為需求,我們正在跟一些頭部鋼鐵企業合作開發高速電機使用的硅鋼。作為汽車輕量化非常關鍵的材料和工藝,我們在2016年就開始針對鋁合金進行開發,并在汽車零部件性能提升,成品率一致性等方面,取得了比較好的進展。
在傳統汽車鋼領域,我們現在比較關注熱成形。2016年開始,我們就跟鋼鐵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合作開發高彎曲、高抗輕質、延遲斷裂的零部件。這些材料提高了被動安全的性能,同時避免了輕質延遲開裂的風險,已經在長安和江淮的汽車廠得到商業化應用。去年,我們還拿到了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目前,我們正在著手做全熱成形的上裝,吹冷,掛車,助力商用車的輕量化。從2018年開始,我們著手開發新材料,最新的技術不僅在全國首創,在全球也是創新,正在和主機廠探討進一步的量產計劃。
總的來說,我們一直努力為行業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希望能夠和行業的頭部企業進一步開展深入合作,把更好的東西優先在中國實現技術轉化,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出一份力。
-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