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院士一行調研走訪比亞迪,小鵬汽車,航盛等企業
日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院士在學會副秘書長,智能網聯聯盟秘書長公維潔女士,學會上海工作部部長楊帆女士的陪同下,走訪了深圳部分整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李駿院士與各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度會談,并參觀了部分企業展廳及實驗室,雙方交換了對于智能網聯技術,電動汽車,新勢力造車等行業熱點的看法。李駿院士也對各企業目前重點技術發展及商業模式的優化做出了指導,身體力行的實踐了學會“根植行業,服務企業”的宗旨。李駿院士表示,深圳之行收獲良多,深刻的感受到了深圳的蓬勃活力與企業家拼搏創新的精神,學會作為汽車行業技術專家的聚集平臺,定將與企業保持更緊密的溝通,一起推進中國汽車行業的技術進步。
(圖1, 學會代表團與BYD代表團合影)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先生,高級副總裁廉玉波先生攜集團主要技術骨干接待學會代表團一行。李駿院士參觀了比亞迪電池生產線,EMC實驗室與NVH實驗室。會上,王傳福董事長向李院士介紹了比亞迪集團的發展歷程,依托所掌握的電池核心技術,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比亞迪已經發展成為包括電子產業,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三大板塊,擁有22萬名雇員的龐大機構。對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王傳福董事長表示,集團著眼于未來節能交通網絡,已打造電動乘用車,商務大巴,重型卡車乃至云軌系統的多層級純電動產品。李駿院士表示:“建立電動汽車的平衡生態系統,是發展電動車行業的關鍵,應綜合考慮整車廠成本,車主成本以及電動車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新能源汽車的“后補貼”時代已經來臨,車企仍需與政府合力,探索能夠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學會愿意與比亞迪一起,積極推進自主創新,打贏“藍天保衛戰”。
(圖2 學會代表團與小鵬汽車代表團合影)
(圖3, 李駿院士與小鵬汽車高管交流)
李駿院士一行第二站到訪小鵬汽車,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先生,總裁兼聯合創始人夏珩先生,副總裁劉明輝先生進行了親切的會談,并在會前試乘了小鵬內測的David1.0版本車輛,并對新車型G3及未面試的小鵬充電樁的設計貢獻了寶貴意見。何小鵬董事長向李駿院士介紹了小鵬汽車的主要管理層及技術骨干人員,并闡述了小鵬汽車的發展戰略理念。對于造車新勢力,李駿院士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并強調:“無論從什么行業轉至汽車行業,要造車,就一定要遵循汽車行業的鐵律,安全和品質是汽車人的底線,新勢力造車企業有互聯網行業的天然基因,對貼近用戶有更深刻的理解,希望小鵬汽車繼續保持對汽車行業的敬畏之心,結合自身優勢,在汽車行業有一番作為。
(圖4, 學會代表團與航盛代表團合影)
(圖5,李駿院士與航盛電子高管交流)
李駿院士此次出訪的最后一站為深圳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航盛總裁楊洪先生,攜集團主要業務板塊負責人進行了接待并匯報了航盛在智能硬件,智能系統及車云系統取得的成就和未來技術方向的規劃。楊洪董事長帶領學會一行參觀了航盛的產品展廳及檢測中心。李駿院士仔細聽取了介紹并逐一點評了航盛各業務板塊,對航盛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很多戰略意見。李院士表示:一,建立通用電控平臺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希望航盛在此方向有更長足的發展,二,智能駕倉的四個基本要素是芯片,操作系統,APP和云及V2X,目前GPU, AI智能芯片及車規級FPGA的發展應用,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希望航盛可以就以上四個方面與其他國內公司建立聯盟,共同協作互補,以期發展出一個中國的“博世”。三,航盛的車云服務可以與更廣大的互聯網企業合作,向產業鏈更上游進軍。四,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每年3000萬輛的總體產量,必將催生更多電機供應商以滿足產能需求,另外商務電動車及燃料電池汽車也是值得關注的發展方向。
- 大家都在看
-
1
2025“吉利杯”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獎項設置公告
-
2
2024FSCC
-
3
2025年度第二批汽車工程師工程能力評價評審結果公示
-
4
關于確定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比賽時間地點及提交文件的通知
-
5
關于2025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畢業生裁判征集的通知
-
6
關于2025賽季賽車車身標志的要求及使用規范的公告
-
7
Confirmation of the time and location for 2025 Formula Student China
-
8
“汽車行業透明供應鏈建設研討會”成功舉辦,多方共筑數字化協同新生態
-
9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走進廣汽”活動成功舉辦
-
10
2024FS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