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名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候選人和先進集體候選團隊的通知
各相關單位和個人: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國科協 科技部 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評選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27號)要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現面向汽車行業開展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候選人和先進集體候選團隊的提名和評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項設置
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創新爭先獎先進集體。
二、提名名額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可向中國科協提名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候選人5名,先進集體候選團隊1個。
三、評選條件
(一)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思想政治堅定,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熱愛祖國,作風廉潔,遵紀守法,學風正派,積極踐行科學家精神。
(二)候選人或候選團隊應在以下任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績: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前沿領域和基礎研究領域,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對標一流水平,提出或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科學理論,開辟新方向、探索新路徑,取得重大原創性科學發現,作出重要貢獻。
2.面向經濟主戰場。推動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通過技術創新與集成,推動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或服務,形成新技術、新標準、新產業和規模化應用示范等,對產業發展作出實際貢獻,已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或具有潛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基于科技產品和服務創新開展創業活動,具有顯著的開拓性和原創性。
3.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制約或國家安全重大挑戰作出重要貢獻。圍繞大國重器、裝備制造、國防科工和“深空、深海、深藍”等重大工程領域,引領完成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裝備制造、“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發明創造,為應對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制約、國家安全挑戰取得新成果,作出新貢獻。
4.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重要貢獻,突破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設備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在腦科學、干細胞治療等新興生物技術的臨床應用,在醫療救治、生物與新醫藥研發、中醫藥、檢測設備和疫苗研發、生物育種、食品安全等領域取得創新性成果。
5.社會服務。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公眾科學素質提升作出重要貢獻。開展科學普及活動,面向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科技類社會化公共服務產品,產生顯著社會效益;開展決策咨詢,政策建議對促進發展和有關問題的解決產生顯著成效或得到有關部門重視和批示,推動形成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促進開放合作,推動高水平國際民間科技人文交流與合作中作出突出貢獻,關注國際組織任職的科技專家;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特色鮮明、群眾受益、社會認可;以科技服務鄉村振興,發揮“三長”作用,服務基層衛生健康、農技推廣、科技教育、產業發展等作出突出成績,有典型學習宣傳事跡;推進科協系統深化改革、服務科協事業創新發展,用心用情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建設有溫度、可信賴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得到廣泛認可。
上述工作應當主要在國內完成。
(三)先進個人候選人應為中國籍,一般為在職;候選團隊成員70%以上應為中國籍,其中團隊負責人必須為中國籍。
(四)已獲得過全國創新爭先獎的個人(或團隊)不重復授獎。已獲得過全國創新爭先獎個人獎的,不作為團隊負責人被提名。已獲得過全國創新爭先獎團隊獎的負責人,不作為個人獎被提名。個人不得同時作為個人獎和團隊獎負責人被提名。
(五)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候選人和先進集體候選團隊負責人必須是中汽學會個人會員。
(六)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候選人和先進集體候選團隊應在近五年內至少取得過1項國家級獎勵(不要求等級和排名);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或其他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及以上,排名不限)。
四、提名渠道和名額
(一)單位提名
1.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可提名本專業領域內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獎候選人1名,先進集體候選團隊1個;
2.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可提名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候選人1名,先進集體候選團隊1個。
(二) 專家提名
3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士可以聯名提名本專業領域內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候選人1名。每位會士只可提名1人。
五、提名工作要求
提名工作應堅持面向基層和一線,注重提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基層一線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注重發現優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非公有制企業科技工作者。具體要求詳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國科協 科技部 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評選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要求https://www.cast.org.cn/art/2023/4/11/art_460_212538.html。
中汽學會對最終提名的先進個人候選人和先進集體候選團隊進行公示,公示內容為候選人、候選團隊的基本情況、創新價值、能力、貢獻摘要等,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
提名材料不得涉及國家秘密。
六、材料報送要求
1. 電子材料報送要求和報送時間
(1)《全國創新爭先獎提名書》PDF版和word版;
(2)先進個人候選人根據《全國創新爭先獎提名書》“重要成果列表”欄提交相應證明材料,候選團隊根據《全國創新爭先獎提名書》“主要成績和貢獻”欄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所有證明材料合并為一個pdf文件(帶目錄)。不受理涉密材料。
請各提名渠道于4月20日前將上述材料以郵件的形式發至聯系人處,個人獎候選人所在單位、提名渠道需加蓋公章,個人獎候選人及提名專家需簽字。
2. 系統報送要求
中汽學會組織行業專家進行評選,最終提名先進個人候選人和先進集體候選團隊由中汽學會單獨發放“推薦碼”,中國科協智慧評審系統使用說明另行通知。
七、聯系方式
聯 系 人:薄穎
聯系電話:18519212120
通訊地址: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融興北三街39號
電子信箱:by@sae-china.org(郵件主題請注明:第三屆創新爭先獎提名工作)
附件:1.全國創新爭先獎提名書(提名科技工作者個人用)
2.全國創新爭先獎提名書(提名科技工作者團隊用)
3.提名材料非涉密證明模板
- 大家都在看
-
1
2024FSEC
-
2
關于2025賽季賽車車身標志的要求及使用規范的公告
-
3
Confirmation of the time and location for 2025 Formula Student China
-
4
2025 FSC Vehicle Sticker Instructions
-
5
關于征集2025汽車相關課程建設典型案例的通知
-
6
AITX微訪談系列(一)| 辰致科技楊兵:“以用戶場景定義價值,以全棧技術驅動創新”
-
7
中國大學生系列賽事-設計答辯綱要
-
8
關于2025年度(第一批)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候選人結果公示的通知
-
9
Formula_Student_China_Design_briefing
-
10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單位地平線邁向HSD千萬量產新目標